导航菜单
bat365在线平台
系部荣誉
通知公告
动态资讯
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
行政教师
学科分布
教育教学
本科生
研究生
科研成果
学生获奖
国际交流
招生就业
本科生
研究生
学生活动
研究中心
中法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心
法国研究中心
魁北克研究中心
瑞士研究中心
比利时法语区研究中心
法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心
校友之家
理事名单
校友风采

【讲座报道】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高端论坛(Séminaire francophone)第四十八讲:文学、戏剧和电影——写作面面观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03-14 [来源]: [浏览次数]:

2019年3月9日下午14时,法国作家、导演、演员及编剧莱蒂西娅•科隆巴尼(Laetitia Colombani)女士应北京外国语大学bat365在线平台邀请在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名为“文学、戏剧和电影——写作面面观”的讲座。本次讲座由bat365在线平台车琳教授主持,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刘彦和法国使馆文化处工作人员出席活动。

科隆巴尼女士首先讲述了她与电影的故事。对电影艺术的热爱源自童年时期,由于父母都是电影爱好者,一家人经常在一起看电影,激发了她对电影的兴趣,因此她在11岁时就确立了从事电影行业的志向,不仅梦想成为演员,富有文学才华的她还经常自己写剧本在学校表演。经过两年预科班的学习,莱蒂西娅•科隆巴尼进入法国著名的路易•卢米埃电影学院(l’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Louis Lumière)学习。作为毕业作品,她以“疯狂”为主题创作了一个剧本,并有机会在著名制片人的投资和指导下将其拍成电影,并邀请到曾经出演《天使爱美丽》的法国电影明星塔图(Audrey Tautou)出演,在25岁时便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天使爱过界》(A la folie…pas du tout),获得成功;6年后,她执导的第二部电影《明星与我》(Mes stars et moi)在2008年与观众见面,法国著名女演员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为演员,科隆巴尼本人也出演过10余部电影,但是她的艺术创作同时也向其他领域拓展。在法国电影行业资金缩减的时候,她有机会和法国著名作曲家和歌唱家合作,担任音乐剧《抗争》(Résiste)的编剧,这部剧2015-2016年间在法国各地巡演,获得巨大成功。在创作音乐剧的过程中,多才多艺的莱蒂西娅•科隆巴尼意识到自己或许可以尝试不同体裁和方式的文本,于是开始写作小说。

最后,科隆巴尼女士讲述了小说《辫子》(La tresse)的创作过程。她在陪同一位因罹患癌症而接受化疗的好友选购假发时得到了灵感,决定以此为题材写一本关于女性的小说。她花费了6个月时间收集大量材料,这些资料涉及印度的“贱民”文化、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假发加工厂、加拿大的社会文化和职场文化等。小说以三个国家里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三个女性作为主要人物,她们有各自的生活经历、家庭和事业。三个平行叙事的故事在小说的最后像三股头发被编织在一起:为了摆脱贱民身份的印度女子逃亡到寺庙里为信仰献出秀发,这些头发经过意大利西西里岛女工的加工被制作成发套,最后戴在了一个接受癌症治疗的加拿大女律师的头上,为她带来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三个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的女性都遭遇到生存困境,但是她们都在努力为自由、独立和幸福而抗争,素昧平生、不曾相遇的三个女子因为头发而被联系在一起,她们的命运也因此而发生了改变。这部充满积极能量、富于启迪、构思精巧的小说一经出版就大获成功,已经被翻译到30多种语言,不久将由作家本人搬上银幕。

科隆巴尼女士认为小说写作给她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她可以在文学创作中无拘无束地呈现人物内心情感和外部社会环境,这是为舞台或银幕而创作的剧本因客观条件所限而不能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电影或戏剧对科隆巴尼而言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写作,只是表达和呈现的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

在互动环节,科隆巴尼女士回答了听众关于文学写作动机、小说人物、写作特点以及电影创作方面的问题,她尤其强调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的成功不仅需要具备才华,而且需要勇气和努力,只有在不断尝试和失败中才能积累能力和经验,在人生的高低起伏中不断进取、创新和坚持才能获得成功。讲座结束后,科隆巴尼女士还为热情的中国读者们签名留念。

冯欣埕/供稿